[返回索引页面]

汪志达为什么会成为右派分子?

日期:1957-11-0 作者:赵宗彦

赵宗彦

在今年的不平常的春天里,右派分子汪志达,异常活跃,到处点火,整日狂吠。利用我们党整风的机会,配合着章罗联盟,向党、向社会主义和全国人民,发起了猖狂的进攻。他提出了取消高等学校中的党委制,主张“民主办校”,发表了其极反动的毒诗,起草了具有纲领性的、反动透顶的“十项建议”……。事实已经证明了:汪志达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。那末,究竟什么原因使他变成一个反党、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呢?

阶级根源

汪志达家庭是地主成份。他父亲是过去当地“赫赫有名”的绅士,在当地一向仗势欺人,称王霸道,为非作歹。幼年时期的汪志达,过的是地主少爷、花花公子的生活,有佣人、丫头,为所欲为。他父亲还经常教导他如何如何地“发奋努力”,将来好升官发财,耀祖光宗,骑人头上,统治人民。解放后“汪家生活便从此一落千丈!”土改时汪志达的父亲被斗、坐牢,后来得病死去。从此,强烈的阶级仇恨心,便在汪志达的心灵深处产生了。

对于土地改革,他极端不满。在土改时,他父亲被斗,更使他痛恨。在他父亲坐牢期间,他曾弃学而为之“奔走”辩护。在一九五六年(即其父死去三年时)汪志达为父扫墓,当时在他的“清明扫墓歌”中,含着无比的阶级仇恨心写道:“面重三年土,深冤无处喊,祭者心肝碎,犹敛泪阑干。”同时,更对他死去的反动父亲宣誓道:“收尔千愁绪,收尔涕纵横,须知原野火,本是一星星。”看!汪志达的地主阶级的反动立场是站得多么坚决和稳定啊!

对于党的镇反方针、肃反政策他更是极端仇视。在他的“清明扫墓歌”中,又写道:“尸山横北廓,白骨无人收,新尸复残骨,热血骨间流。”意即共产党杀人千万,尸横郊野,黑暗全国。他平时经常说:共产党的镇反政策“太左”,杀人太多,胜于任何封建王朝;又说我们的肃反斗人“太残酷无情”。在鸣放期间,他曾千方百计地想在肃反问题上向共产党进攻……。所有这些不正又说明了他在为地主、反革命喊冤,为他死去的父亲喊冤,煽动人们起来反对共产党和新社会吗?

对党的其他各项政策,他也是深恶痛绝的。如:他骂我们的统购统销政策是“饿人”政策,反对我省的“三改”政策,说我们的教育是“法西斯的教育”政策,太束缚人的个性发展。中师时骂党团员是“特务”,反对学校领导。在工作岗位时,反对行政领导,组织小集团。八年来,侭管党给他以工作和学习的机会,但他却说:“八年流浪泪汪汪,人亡家破难收拾,那日朝阳?”显然,他是在待机复辟地主、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的。

对我们党的鸣放方针,汪志达也是大肆诬蔑与反对的。他说我们的鸣放政策是“放长线钓大鱼”,说“言者无罪、畅所欲言”是“诱敌深入的策略”,说我们“争鸣展得罪人多”,“鱼肉人民生不得”,骂我们光明、幸福、政治气氛异常活跃的新社会是“愁云叠叠”,因而,他要“千古恨不休”!

所有这些,集中地说明了汪志达反党、反社会主义,绝非一朝一夕的偶然之事,而是由于他从小就种下地主阶级的剥削意识、一贯仇视劳动人民,直到今天发展到在政治上反党、反人民的。因此,我们说汪志达的反党是由他的地主阶级的根源所决定的。

思想根源

首先,由于他思想上的剥削意识极其深厚,具有强烈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,对资产阶级一切反动腐朽的思想都感致意,于是便发展到思想上的反党、反人民。在中师时他学会了骗术,为了向上爬,就假造文件,私考学校,因未得逞,就对学校领导和党不满。中师毕业时未被保送升大学,他认为无法实现他“爬上去,获得政治地位,进而进行反共勾当,以统治人民”的美梦了,于是,对共产党更加怀恨在心。他说:“新社会活活的葬送了我的一生,使我连求学的机会都没有了”。

其次,极端地响往资产阶级民主,具有十足的资产阶级反动派的思想。企图在中国制造匈牙利事件,复辟资本主义的统治。他经常说“现在的民主连国民党时代的民主都不如”,认为国民党时代出版有“自由”,人民可以游行示威、罢工罢课等。并说:美国的“两党制”最“民主”,可取相互唱对台戏等等。共产党的法律“太严”,报纸上只许讲好话不准讲坏话。出版无“自由”,更不许“人民”游行示威反对共产党。“共产党的民主只有天知道,不许人民过问国家大事,就是共产党的本质所在……。”“人代会里插几个民主人士,不过是充当幌子,亮亮招牌而已……”。“中国要搞起匈牙利事件,我保证积极参加……”。凡此等等,其居心和用意何在,不显而易见了吗?

当然,极端的个人主义、反动的人生观、长时期的拒绝改造,也是汪志达反党、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原因,但是,其思想根源的本质和主流,应该说并且也只能说是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反动复辟思想。其目的就是企图恢复地主、资产阶级在中国的黑暗统治。

一言以蔽之,汪志达的反党、反社会主义的言行,代表着已被打倒的地主阶级和即将被消灭的资产阶级的利益,它显明而确切的反映了地主和资产阶级复辟思想的要求,因此,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右派分子。他之所以成为反党、反社会主义、反人民的右派分子,绝非偶然之事,而是有其深刻的阶级和思想根源的。

来源: 《战斗的声音》,中共安徽师范学院委员会整风办公室编,一九五七年十一月。

[返回索引页面]



Copyright (C) 2024 Marxist-Leninist-Maoist.
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, distribute and/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, Version 1.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;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, no Front-Cover Texts, and no Back-Cover Texts.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"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".